专家:不必过度解读外资“聪明钱”抄底中国房地产

原标题:【东看西看】专家:不必过度解读外资“聪明钱”抄底中国房地产
中新经纬11月10日电 (李惠聪)近日,聪明钱黑石房地产基金资产管理平台龙地(Dragon Cor),专家中国即将完成对粤港澳大湾区内约28万平方米仓库项目的不必收购。这一最新外资收购事件经媒体报道后,过度引发“外资抄底中国房地产”的解读热议。
对此,外资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抄底产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直言,房地“当前,聪明钱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专家中国整体规模,相对而言还是不必较少。企业个别的过度投资案例,都不足以说明当前市场就存在典型的解读外资大规模投资行为”,在秦虹看来,外资“外资抄底中国房地产”这样的抄底产说法,“有点说大了”。
“抄底”说法并不准确
同时,市场也有专家指出,2022年一些外资公司在中国部分领域投资布局力度的确有所加大,但从整体来看,“抄底”说法并不准确。
戴德梁行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外资投资中国楼市金额并未大幅增加、投资比重也没有明显上升,其投资规模与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
据仲量联行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大宗市场交易规模约为947亿元,而2021年及2020年全年的数据分别为2229亿元、2085亿元。可见,2022年外资在中国的房地产大宗市场交易规模要超越前两年的概率较小。
莱坊国际董事、上海和北京研究及咨询部主管杨悦晨向中新经纬表示,从市场实际成交结果来看,并未出现大规模的外资“抄底”投资房地产市场现象。
“首先,我不认为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处在一个‘底部’市场,无论从价格还是交易规模来看,都在一个平稳期”,杨悦晨表示。
莱坊国际调研显示,目前在市场上投资案例的主体,大部分是多年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的一批外资房地产投资机构。杨悦晨指出:“从我们接触的客户来看,他们现在更多是在关注商业办公、长租公寓等项目,交易出价和决策都较为保守”。
当前中国房地产资产价值水平
近两年来,随着部分房企流动性危机持续爆发,房地产行业发展低迷。相较之下,外资和港资企业资金充足,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就有部分外资开始重点收购国内部分持有型物业。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对中新经纬表示,国外资本历史悠久,经历过全球多个国家房地产市场周期变化,善于跨周期经营,规避周期性风险,常会在市场低迷期择机进入市场投资。
刘水指出,仍处深度调整期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行业资产整体流动性较差,资产价格相对较低。这首先体现在土地价格,国内重点城市土地招拍挂成交,许多地块溢价率很低,甚至以底价成交。近期300个城市住宅土地成交溢价率不足2%,处于近年低位。
其次,当前上市房企股票价格较低。上市房企股价平均市盈率保持在5左右,市净率低于1,均处较低水平。再次,持有型商业物业价格较低,短期宏观经济乏力,疫情及消费影响导致商业物业资产价格较低。
杨悦晨则认为,资产价格受宏观政策影响较大,经历数轮宏观调控之后,“中国的房地产价值回归至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资产价格走势亦趋于理性,刚需成为主要的价格驱动因素”。
具体从上市房企角度来看,杨悦晨指出,房地产行业整体估值处历史较低水平,盈利水平呈现同比下降趋势。但随着稳地产各项政策持续发力,房地产估值有望企稳。
外资投资标的更看重什么?
据机构统计,2022年以来,包括黑石集团在内,大和房屋、易商红木、凯德、博枫资产等知名国际开发商、资管公司等都陆续在中国拿地、收购项目,此外,以贝莱德、高盛为代表的部分外国资本也积极收购中国房企的债券或股票。
但从大宗市场交易来看,越来越多的外国资本将资产类别从商办领域,进一步延伸至长租公寓、物流园区、生命科学园、数据中心、旧城改造等领域。
杨悦晨指出,外资企业针对投资的城市、具体项目都有其严格的投资可行性分析标准。相较住宅,中国存量资产市场具备多层次、国际化特质,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相对更小、且与宏观增长动力联系更紧密。资产的稳定与可持久性,在当前全球市场环境之下,显得尤为重要。
“近期,很多地产大宗交易涉及物流、仓储、产业园区等物业类型,可见外资对此类型的物业发展前景显现出乐观”,杨悦晨表示。
刘水也指出,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较高韧性,城市化率还有提升空间,当前房地产情况是处在必要调整阶段。无需怀疑的是,中国房地产具有持续发展的确定性。(中新经纬APP)
相关文章
乌克兰国家核能公司:乌境内多座核电站发电机组自动关闭 辐射水平正常
当地时间11月23日,乌克兰国家核能公司发布公告称,当日由于乌克兰电力系统负荷下降,罗夫诺核电站、南乌克兰核电站和赫梅利尼茨基核电站的紧急保护系统被触发,所有发电机组都自动关闭,目前没有向电力系统供电2025-07-08- 9月23日,资本市场再现“大象起舞”。当日,中国移动A股小幅低开,盘初快速翻红,并持续高位前行,截至收盘,中国移动放量上涨6.01%,报68.4元/股,成交金额达到9.56亿元。同时,其他两大运营商也2025-07-08
- 9月24日,“多个特大城市开放落户”的消息一度冲上微博热搜。近段时间以来,多个特大城市放开落户门槛,在各地“抢人才”的背后,相关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也将产生影响。多地放宽落户条件近日,郑州市公安局就《郑州2025-07-08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天姣、家俊辉 深圳报道对全球流动性最新地收紧在本周已结束,各国央行冒着引发经济衰退的风险继续遏制不断攀升的物价。美联储周三率先再加息75个基点,延续自1981年以来最激进的收紧行2025-07-08
专家:少子老龄化或成长期趋势,缓解教育焦虑是回应生育焦虑关键
就在不久前,世界人口总量突破80亿。中国出现了生育焦虑、少子老龄化、跨区域流动等新的人口变化趋势。这些新的趋势给教育带来哪些重要的影响?应该如何认识和应对呢?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研究院举办了2025-07-08-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9月19日刊登题为《华盛顿试图向全世界隐瞒俄罗斯向美国出口物资的事实》的文章,作者是瓦连京·卡塔索诺夫。全文摘编如下: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美国对俄出口了总值13亿美2025-07-08
最新评论